国际学校网 · 国际化学校门户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2020-06-10来源:超级育儿师手机版

“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作者|艾陌



前几天,闺蜜在陪女儿看书时,因为女儿注意力不集中,她发了一点小火:不好好看,就不要看了,让你看个书都这么费劲。


谁知四岁的女儿竟倔强的接了句:“不看就不看,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闺蜜的心痛了,孩子怎么会对妈妈有这样的认识?


在她和女儿情绪都平静之后,她去问女儿原因。女儿这样回答:因为我们都不能让你满意。


闺蜜才突然明白,由于她在家里管的太多,让女儿以为不管是爸爸、姥姥还是自己都能不合妈妈的意。妈妈只知道要求别人按照她的意思去做,是家里最自私的人。


闺蜜的“遭遇”折射出多少父母的现状:为了家庭和孩子,付出所有,最后不仅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反倒一步步走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之前也曾有一则新闻,说一10岁小男孩成绩优秀,各方面也都出类拔萃,却直接吐槽父母:他们不配有我这么好的儿子。对父母的厌恶之深,令人不禁唏嘘。


父母和孩子之间,这么亲密的关系,有生养之恩,何至于走着走着越来越疏远,甚至到了两看就生厌的地步?


为人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和孩子和谐亲密相处,不至于走到孩子的对立面呢?除了打骂、专制,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语言暴力这把“刀”,扎心!



语言暴力传递出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失望、无奈和厌弃,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它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而言,没有一点用处。


  • 别抱怨,你的叹息声让孩子无处可逃!


你会在家里碎碎念吗?你会忍不住就想说两句吗?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家里有一个爱抱怨的妈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一位网友的回答很扎心:宁愿搭上这辈子的幸福去愚孝,还她养育之恩,只愿下辈子不要再见,连朋友也不要再做。


妈妈爱抱怨真的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以至于父母子女一场,竟无半点留恋?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在林家很不受宠,常年居住在后院的小房子里。这让她心生怨恨,不停地诅咒。林徽因就整日在母亲的自怨自艾、郁郁寡欢中寻求生存的夹缝。



在给费慰梅的信中,林徽因曾这样说:“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真希望我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母亲“近乎无事的悲哀”折磨了林徽因的一生。


《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说: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在父母的抱怨声中,孩子会看到父母面对生活时的懦弱,不仅得不到孩子的同情,反倒心生厌烦。


想要的就积极争取,不想做的就直接拒绝,不满的地方就勇敢表达,这才是父母给孩子展示生活态度。碎碎念,唠唠叨,没有任何用处。


  • 骂孩子笨,真的会让他变自卑!


“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是家长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很顺嘴就说来的话。哪怕只是气话随口一说,对孩子而言却是一把利剑。


著名摄影师Richard Johnson拍摄了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笨蛋”、“废物”这些话就像伤疤一样永远留在了当事人身上。

不要觉得这些照片为了博取眼球,夸大其词。因为研究表明,语言暴力不仅伤害着孩子的内心,也同样摧残着他的身体。


当遭到语言攻击,人的情绪疼痛会在大脑区域产生反应,让身体感受到同级别的疼痛。与此同时,大脑也会开启“求存模式”,形成自卑型人格。


语言的威力,就像开闸泄洪一样,迅速将孩子淹没!父母生气时的随口一说,孩子的身心却都在痛。在跟孩子说话上,只能说是:骂骂孩子一时爽,弄得孩子一身伤。


  • 别习惯性责备,孩子也需要“拍马屁”!


Selina在发了她的第一张唱片时,曾很兴奋的跟父亲分享。可父亲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你人生中的第一张唱片,也会是最后一张。


父亲的本意只是想让Selina别太飘,要学着脚踏实地。不料这句话却让Selina压力巨大,甚至产生怀疑:我的努力,我的成绩,在爸爸眼里,难道一文不值?



Selina父亲的处理方式跟很多父母类似——“只是第二名而已,为什么不是第一呢?”“画画好有什么用,成绩好才重要!”“好了,别显摆这些了,快去给我写作业!”


这些父母希望通过打压的方式,让孩子不至于得意忘形。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肯定,适当拍拍“马屁”反倒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拍拍“马屁”、肯定一下孩子努力付出,就是在积极地回应孩子,这能够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欢迎、被尊重的个体,从而内化自我价值感。在成长中,鼓励才是孩子强大的精神食粮,促使他迎难而上。


为人父母,学会说话,是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过度比较,伤了孩子,

也为难了自己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度期待,就是虐待。


这是一个妈妈在训斥自己两岁的女儿,原因是她输了一场平衡车比赛。“也不知道你在干嘛,人家怎么都跑的那么好?”妈妈一边训斥,一边气呼呼的拍打着女儿。


“我下次好好跑。”小女孩抽噎着跟妈妈保证。此情此景,看的路人都忍不住过去劝阻。


“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当期待超出了界限,当“别人家的孩子”替代了自己家的孩子,对孩子而言就成了一种负担。


在教育界有句名言,当教育从“导向”变质为“干预”就会抑制孩子的天分、埋没孩子的潜能。


活在父母期待中的孩子,就像是被限制了飞翔范围的小鸟,一旦偏离轨道或者超出限定,便会被指责、被教育。他们没有期待探索的蓝天,只有令人窒息的鸟笼。


过度期待、过分比较不仅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还会破坏亲子关系。它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从而,产生疏离。


几米《我不是完美小孩》绘本中这样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而你们也从来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相互容忍,辛苦并坚强地活下去。”


孩子尚未嫌弃我们,我们不妨也试着降低一下要求,多看看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你也许会发现,当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他自我向上生长的力量原来是如此巨大。




夫妻间的矛盾,

何必让孩子买单?



不久前,浙江宁波机场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两岁小男孩。本以为是跟父母走散的孩子,谁知竟是被父母“扔“在那里的。


原来,孩子的父母在机场吵起了架,最后俩人一生气,爸爸坐飞机走了,妈妈开车离去。可怜了孩子一个人站在门口动也不敢动。就连工作人员过来询问,也是胆怯地赶紧躲了起来。


“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孩子心中也一定很疑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不愿要我?


夫妻之间闹点矛盾也是常事。但父母吵架,不祸及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情绪控制。控制得好,那就是父母普通的一次吵架,控制得不好,就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一位朋友跟我讲述过她的童年经历: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但每次他们吵完架,母亲总是在我面前不停地罗列父亲的罪状,把父亲说成下三滥。那时候,我其实很想跟父亲亲近,但是这样好像又背叛了母亲。



在胆战心惊中,父爱没得到,母爱也不完整。


学者西奥多·马丁·赫斯伯格说:作为父母,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妈妈或爸爸。


即使有些父母做不到彼此相爱,也请不要破坏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毕竟,在孩子心里,总是更愿意住着一对几近完美的父母。


可以吵架,但别让孩子参与其中。同时,一定记得当着孩子的面和好。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孩子没有能力去猜。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母慈子孝、父子和睦,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良好的亲子关系,令无数父母心向往之。和孩子好好说话、让孩子做自己,我们才能跟孩子站在同一方,唯有如此,教育才有意义。



国际学校网《“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原文地址:https://guojixiao.com/z/2041.html

了解更多: 父母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妈妈,你就只对自己好” - 父母如何做,才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2041.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