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森学校毕业生访谈,熊伊铭:对,我要学艺术史。
熊伊铭 Eywa XiongTHSI2022届毕业生 即将入读匹泽学院
匹泽学院(Pitzer College)是美国著名的私立文理学院,建校于1963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里蒙特市,为学院联盟(5C联盟)的成员,今年的录取率只有17%。与追求核心教育的其他学校不同,Pitzer的学生可以在联盟中的5所大学中,选择任何一所大学的主修学术课程,且选择数量至多可以达到所有课程数量的一半。学生还可以在匹泽学院制定自己的学术课程。
由于文理学院规模小,教授与学生互动性大的优势,匹泽学院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开设约40多个专业,涉及艺术、人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大学科。同时作为克里蒙特学院联盟的成员之一,匹泽和其他学院共享资源,学生可以去其他学院修课,其中包括了知名的Pomona College和迷你MIT之称的Harvy Mudd学院。
Art is much less important than life,
but what a poor life without it!
——Robert Motherwell, American painter
艺术远没有生活重要,
但是没有艺术生活是多么乏味呀!
——美国画家 马赦韦尔
要学艺术史吗?
学习艺术史并不是从很早开始就定下的方向,而是她在研究AP课程说明的时候受到了启发。在择校的时候选择什么专业,很多人都会把未来的就业前景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和大多数人一样,熊伊铭也觉得经济学不错,可能会选择经济学。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商赛,尽管过程很开心,但是数学并不算她的强项,学起来挺累的,要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学好。
十一年级她给自己选了四门AP课程,焦虑地准备AP考试,有时候压力巨大会让人下意识地逃避。她当时逃避的出口是去浏览College Board的官网,不停地看各门课程的介绍。在浏览AP艺术史的课程介绍时,看到了卡拉瓦乔的那幅名画《召唤使徒马太》(The Calling of Saint Matthew)。
《召唤使徒马太》(The Calling of Saint Matthew)
圣经里讲到,使徒马太本来是个税吏,也就是为政府收税的人,因此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怨恨。而福音书告诫众人:“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卑贱和被唾弃的人,要胜过那些心地伪善的法利赛人。”因此,耶稣决定在被人鄙弃的人中挑出一个人做自己的门徒。马太就是他选中的人。这幅画所画的正是耶稣去召唤马太的情景。画面中一道亮光打在耶稣的手上,顺着手指,人们看到被选中时略显茫然的马太。课程里融合了宗教、历史、艺术的各种知识唤起了她对这门课的兴趣,这符合她的偏好——透过一个事物的结果或者表象,去了解其背后丰富且庞杂的背景和本质。
她也如被召唤了一般,开始向艺术史学习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去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招募安迪沃霍尔展览的志愿讲解员,作为一个对艺术史了解并不是很深的高中生,凭着一腔热情跑去应征。回顾面试时的场景,她直呼太可怕了,就是一个大型社死现场:面试的题目是准备一幅画来讲解,但是她没看到是准备现代艺术的画作,讲解时,她拿出了苏格拉底之死……在现场众人有点异样的表情里,她还是充满自信和激情的做完了自己的讲解。后来才知道,和她来应试同一个岗位的有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艺术史系的毕业生,虽然应征志愿者失败,但她成功交到了新的朋友,并从和艺术史专业毕业生的聊天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她在选专业的时候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好像有了一个更坚定的声音对她说:“对,我要学艺术史。”
在当代艺术中心现场讲述这幅《苏格拉底之死》,成了一段有趣的回忆。
她坚信艺术史是她喜欢的,尽管现在大家都看好经济、商科、计算机这样的专业,“我觉得要是四年都让我学经济、商科、计算机,太痛苦了。我还不如选一个我喜欢的专业,然后在这个领域里做到最好。”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能确定的就只有坚持自己选择的东西,把它做到最好。说服爸妈的过程其实挺漫长的,他们最担心的也莫过于就业,爸妈会在知乎上看艺术史毕业将来的就业方向等等,中间也有双方各自的妥协,终究父母还是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她很多的包容与支持。
从商赛到哲学大会,一步步向自己更喜欢的地方靠近。
在爱与包容中成长
熊伊铭形容自己性格比较闷,喜欢什么都爱憋在心里。偏内向、拘谨和有一点胆小的性格让她在八年级刚来THSI的时候,仍然开启着防御机制,精神紧张。是这里的同学和老师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被安全感包围才让她一点一点解除了原来的防御机制。
这里有和她一样喜欢音乐的同学。她原本有很多想学的兴趣爱好,但很多都是三分钟热度,九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她一把吉他,成了她唯一坚持下来的东西。九年级的时候还在学校发起了吉他社。从五月天到披头士,从披头士到绿洲乐队,一把吉他,带着她在音乐的路上探索自己的喜好,而自己的成长也如同她喜欢的英伦摇滚一样,不是暴躁地反抗,而是始终保留着一点小倔强式的反叛。
高中生活最治愈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何其杰还有学弟Rafa组了一个乐队,完成了一次很有自信的表演。忘我地投入到音乐中,是她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方式,队友的支持和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给了她无限的动力。
十一年级报了四门AP压力太大,导致她精神状态都不太好,很多老师会主动关心,告诉她如果有不开心,随时都可以聊一聊。老师们会关注学生的情绪,希望把乐观、向上的能量带给学生。这些关心甚至简单的问候,在她最难熬的那段时间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帮她挺了过来。
每个人在团体中适合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并且适合在舞台上绽放光芒,有些光和热也可以散发在幕后。我们都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两次参加戏剧节的表演,熊伊铭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登台,但又想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这个事情,于是后两次都转到了幕后,默默为团队付出,给大家带来快乐。
她不太善于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想法,而是用写日记的方式自己记录,任何所思所想,都成了她对自己的总结与反思,在自己写下的文字中,在过去的想法中发现新的自己。就如同尼采说,“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写作成为她辨认自己最重要的工具,同时将她有力的部分糅合在一起,铸造成新的自己。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在被问到想给学弟学妹什么样的建议时,她很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带着对自己这几年的成长变化的反思。她是一个拒绝被定义、拒接被贴标签的人,以前的自己总是想要刻意和别人不一样,好像不一样就可以居高临下,其实是一种傲娇和自大的表现,但是现在,她会多去寻找别人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更具包容性。依旧可以选择和别人不一样,但并不再刻意。
别给自己压力太大。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多尝试。别把自己想得太牛。还是要做自己,不要让自己后悔。好好安排时间,珍惜身边的朋友。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总会出现,积极应对就好。不要急于求成。
熊伊铭说自己从小就不是乖女孩的类型,父母也发现她的爱好和普通小孩儿不一样,不爱穿裙子,没有那么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还很轴。她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中找到共鸣,获得力量,其实有谁的成长不是从叛逆、质疑、迷茫中慢慢走过来的呢?重要的是她在经历过内心的思考之后,能够坚定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即将从这里离开,踏上新的路程,THSI期待着这个不一样的女孩未完待续的故事……
- 上一篇:上海市实验学校国际部学子在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中斩获佳绩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清森学校毕业生访谈,熊伊铭:对,我要学艺术史。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清森学校毕业生访谈,熊伊铭:对,我要学艺术史。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9116.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