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脐带”伴随孩子的一生,所有人都没想到母子间变成了这样......
作者|常常
近期,一则俄罗斯极具讽刺的动画《妈宝的一生》在网上流传,引起热议。
孩子出生后,母亲不愿剪断脐带。
从此,脐带不再是滋养的载体,而是控制的手段。
小时候东摸西爬探索世界,母亲拽拽脐带将他拉回怀中;
上学后同学们在窗外踢足球,他只能和母亲呆在家中;
和心仪女孩谈恋爱,母亲顺着脐带就能找到他。
去工作,或有个爱好?不存在的,他的世界里有且只能有母亲。
孩子之所以成为“妈宝”,源于母亲极强的控制欲。
他也不是没有反抗过。
试图揪扯、剪短脐带。
母亲则誓死阻止,不惜拿性命相威胁。
牢牢操控的结果,是孩子从生到老,都是与母亲畸形共生。
没有自由意志、独立人格、人际圈子和能力本领可言。
视频最后,小孩已是髦髦老人,一声凄厉的嘶吼化为婴儿的啼哭。
母亲去世后,死神终于剪断了这根脐带,可老人还能变回婴儿吗?
这个视频,看得人咬牙切齿,又心有戚戚焉。
因为和我们的生活太像了。
现实中随手一搜,处处渗透孩子生活、牢牢控制孩子人生的父母比比皆是。
有的父母通过监控来监视孩子学习。
最近一则调查显示,一个班里,有十几个学生都活在父母的摄像头下,“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没有自由”。
有的父母剥夺孩子的隐私权和交际自由。
一个叫凯伦的女孩曾在脸书上控诉:
线上,父母翻她的电子邮箱,一边浏览一边删除;
线下,父母只允许她与个别女同学交朋友,晚上9点必须回家,否则母亲就以报警相威胁。
更有甚者,连孩子的食物都要控制。
《天台喊话》节目中,一初中男生朝母亲大喊:“小学时候你每天要求我吃一个苹果,总共365乘以6等于8190个苹果。
后来我小学毕业了,终于没有再吃苹果,你现在要求我吃鸡蛋。我吃了一年半,总共吃了547.5个鸡蛋。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可怜也可悲的是,母亲毫无反思之意,反而以此为荣:“你看你长这么帅,就是妈妈要你吃苹果和鸡蛋。”
1
知乎上有个问题:“控制欲强的父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一个高赞回答是:“小时候想着可能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后觉得可能只有死了才好吧。”
不是危言耸听。
网上有人总结过“有毒父母”的几种类型,控制型的父母位列第一。
因为“控制”对孩子的伤害,如黑洞一样,深不见底,难以逆转:
01
自主能力缺失,无从应对生活
在家长控制下长大的孩子,自己的生活、时间、想法、目标……都被父母的意志取代。
自我意识被削弱,独立思维被剥夺,各项能力止步不前。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智、自理、交际、解决问题等能力,都不足以应对繁杂琐碎的生活。
比如天才少年魏永康。
他少年时期的成就,已是很多人一辈子望尘莫及——
4岁学完初中课程;
13岁以602分的成绩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每走一步,都轰动全国,被誉为“东方神童”。
直到20岁那年,他跌下神坛。
进入中科院后,魏永康成了一个怪人:
不会看气温穿衣服,冬天穿单裤和拖鞋逛天安门;
不会洗衣服、打饭、购物;
甚至忘记考试和写论文。
最终,他被学校劝退,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研究模式”。
而这背后,是母亲以爱之名的控制:只许他做学习有关的事情,不能玩,不能交朋友,不能洗衣做饭。
甚至都不能亲自挤牙膏、洗脸和吃饭——我的儿子怎么可以做这些?这些又不是学习。
被劝退后,曾经的天才沦为反面教材。
是为讽刺,也令人唏嘘。
02
情商低,爱无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蒋勋先生说过:“首先我是独立的个体。我必须建立在独立的人的完成之上,才能扩大到爱我的父母,照顾我的孩子。一个人应该从自我的完成,到最后扩大去爱别人。”
可在控制中被动长大的孩子,只体验过“控制——被控制”的关系模式:单向,封闭,僵化,无力。
独自一人面对外部世界时,会慌张失控、无力茫然。
他们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处理冲突,也不能正确地感知爱、付出爱。
还记得那个赴美读研后,把父母拉黑的王猛吗?
四川高考理科状元,北大高材生,后赴美国知名大学读研。
去美国不久,他拉黑了父母,并写下15000字的长信,控诉父母对自己的极端控制: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长达30年的生命中,他的人际关系中,只有父母。
考上北大,父母通过大姨掌控他;
去了美国,父母安排当地朋友“照顾”他。
其结果,比能力萎缩更加令他痛苦的,是在大千世界中,生生活成了一座孤岛:
“而立之年,我依旧内心敏感,不善交际,犹如一个情感上的孤儿。”
严重的社交障碍,使他在工作中受挫、友情上孤独、爱情中迷茫。
积怨越来越深,他选择“拉黑、断绝关系”这样极端的方式反抗。
被问及“你想过他们的感受吗”,他脱口而出:“那是他们自作自受。”
03
性格极端,人格缺陷,甚至走上不归路
新加坡一项为期五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从小受控制过度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虑、抑郁的风险。
《天才少女》中,数学方面天赋异禀的黛安,从小被母亲禁锢在家里学习。
母亲打着“培养人才”的旗号,不允许她参加社交舞会、娱乐活动,还搅黄了她的初恋。
被囚禁在单一数学空间里的黛安,最终患上抑郁症自杀。
“控制”的伤害和危害,远不及这些。但有一点肯定:
无论何种“控制”,都会使人变得阴郁灰暗、消极怯懦,无法向上生长。
2
武志红说过:“好的父母是一个容器,能让孩子感知到,他基本上可以自由地伸展自我,大胆去使用这个世界,按照自我去成长。
偶尔不务正业、犯点小错也可以。
当然,他不能犯严重的错误,那既会伤害别人,也会让他付出代价。”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既给予孩子自由平等,又不放任纵容呢?
首先,第一点也是可以说是基石的一点,是成为父母之前,先成为你自己。
为什么很多父母会把控制视为“爱”“教育”和“对你好”?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自我没完成、人格不独立。
控制欲强的父母,大部分是没有自我、鲜有交际、与社会脱节之辈。
掌控感,会让他们觉得觉得更加安全、有价值。
殊不知,“控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放弃自我的表现;
“我这辈子没机会了,靠你了。”
每一个个体,承载的是自己生命。
孩子如此,父母亦如此。
人,首先生而为独立的个体,其实才是关系中的一员。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过自己的一生,其人生态度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并传递给孩子。
有三点可以做:
舍得为自己投入,适当物质满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享受生活;
增加交际,培养爱好,保持与外界的联结,除了父母的身份,还有其他社会角色;
自我悦纳、自我关照,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只围着孩子转。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可以面对问题、承担问题的成人,才有力量去支持孩子作为一个生命的成长。
其次,与其控制孩子,不如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外在的手段只能控制其行为,无法征服其内心。
自控力没有内化的孩子,一旦脱离家庭,或变本加厉,或自暴自弃。
而自控力的培养,绝不靠外在的“脐带”,而是父母给予无条件的爱、信任、接纳与尊重。
化紧随为陪伴,化掌控为引导,化强势为包容。
正如《爱和自由》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第三,停止“共生”,允许孩子做自己。
控制型父母,无一不是将孩子视为自我的一部分,不能与孩子分离。
“共生”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是混沌的、未分化的、彼此不分的。
因此,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保持好界限感,并从孩子的生活中逐步退出,让孩子直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当孩子需要我们时,正向沟通,积极回应;
当孩子不需要我们时,保持关注,给予抱持。
父母学会放手,得体退出,孩子才能拥有一个自由、独立、完整的人生。
苦乐相伴的人生,孩子需要像我们一样,去感知,去体会,去经历。
在与现实交锋、与自我交战,与生活短兵的相接中,积淀人生的厚度,成就生命的重量,活得丰富而立体。
纪伯伦《你的女儿》: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这世上所有的爱,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但,放下执念,解除控制,这份爱,就会让彼此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终生相惜。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当“脐带”伴随孩子的一生,所有人都没想到母子间变成了这样......】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当“脐带”伴随孩子的一生,所有人都没想到母子间变成了这样......〗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9707.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