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文周顺利举办!
2021年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文周活动于4月9日结束了。时间虽然紧促,但同学们还是凭借自己的时间规划能力和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成功的安排出一场出彩的人文学科活动。
参与活动的学科组分别为:地理组、全球视野组、哲学组与历史组、心理学组和社会组。大家通过联系权威大学的老师、义卖纪念品、讨论学科话题等方式对学科进行学科推荐,加深学生对学科的印象。
各学科活动策划人也通过生动的文字简单对活动前后各学科组的准备工作与心态进行描述——
历史组
Felix邝泉水
这次人文周历史日举办活动其实时间非常紧张,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和老师同学当面沟通讨论,但是在各方积极协调下最后还是举办得比较成功。
周二,我们历史Ambassador举办了一场历史quiz比赛,内容涵盖IGCSE、Alevel 以及课外的历史知识。
在场的同学们被随机分队,我们的历史老师James Fish也直接下场比赛,整场比赛给人感觉紧张刺激,也有两支队伍拿到了最后的奖品——来自cafe的100元和50元代金劵。
这次要特别感谢历史老师James Fish对整场比赛的大力支持和建议、Richard Driscoll老师对人文周的安排、各位辛勤的人文大使和TBU技术高超的同学以及我们的食堂/cafe,如果没有他们,这场活动不会这么成功。
社会学
Maggie刘书琪
作为本次人文周活动的社会学代表和总负责人,我和各个学科代表一样,在一次次讨论中把我们对这个学科的理解与热爱倾注进每一个活动设计中。
无论是讲座,学术沙龙,还是义卖,我想我们每个ambassador在策划活动中都尽全力展现每个学科最真实的样子,努力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保持学术纯粹之间达到平衡。
人文周作为国交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它见证者着人文学科在国交慢慢的成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对人文学科更加了解,选择人文学科的同学也在慢慢增长。
人文周承载着我们所有人文科组师生的热情与努力,亦是一份诚挚的邀请,邀请更多的同学可以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学科,可以换一种视角来理解人与社会。
我非常感谢这次活动经历带给我的成长,我的每一个想法都极大地被老师与同学尊重与支持,这让我有信念将每一个想法一步步化作行动,也让我有勇气在团队面临突发情况时站出来及时处理问题。
我非常幸运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同样充满热情与信仰的人,他们让我学会什么是勇敢,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无论外界声音,也不论意义大小,更无关结果。
Just because I love it, so I do it.
全球视野组
Christine张喆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向大家介绍全球视野这样一个相对较新的科目,让他们体验一种团队形式的学习方式。
也许在学习过程中,单打独斗久了再团队合作时,会经历重重坎坷以及合作的矛盾。因此,今年人文周之所以增加全球视野,是让学生们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因为GP是少数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并提交最终成绩的 IGCSE 科目之一。
与其他基于论文的测试的科目不同,GP 需要一个基于团队的项目。该项目不仅可以帮助你深入的学习全球争议问题,而且还为包含了社区服务环节,批判性思维和写作锻炼,当然还有培养团队合作。全球视野在今年的人文周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问答环节,因为此科目对 SCIE 来说是相对较新的。我们挂了海报和样本文章来介绍GP的课程,展览内容包括了个人研究论文、项目报告、个人反思和引文方法。
第二个活动是发展团队合作的游戏。我们在排球场上随意放置了十几个网球,两个小组将蒙住队伍中其中一人的眼睛,其他队员将只能用口头指令去协助被蒙双眼的队友去捡起散落的网球,最终捡球数量多的队伍获胜。
参与者经历了被蒙住眼睛的实际困难,这与我们今年的八个核心课题中的一个项目课题一致:疾病和健康。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视角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核心主题,从体验”失明"到仅通过口头指引帮助队友收集网球。
同时,在整个问答过程中,我们能够帮助一些 G1 学生提前规划他们的小组课题项目的方向以及主题。我们还实现了第二个目标:将GP与社会学联系起来。
因为在G年纪选择GP将有助于A1社会学的研究。你会提早掌握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社会责任、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因此,选择全球视野将会在G年级突出学生“文理平衡”的亮点。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对全球的各个领域有一个初步了解。
地理组
Linssy韩昀羲
“消息开始群发后无法撤销。你确认要用你的公众号群发消息吗?”
按下 “确认”键的时候,我不由地感到一丝紧张。这是我们十多位同学忙碌了一周一起制作的人文周宣传视频和推文。轻按屏幕——推送发送成功。
“终于!”
这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策划组织这种全校性的活动,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组织活动的挑战。
其实我觉得前期的策划和宣传是最不容易的。我们需要和各个部门的同学和老师沟通,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分工:拍摄、剪辑、排版......在大家反复确认过后,我们的推文终于出炉了。
后续的活动就容易了许多。在地理日这天,我们主要的活动是地理知识抽奖问答、主题纪念品义卖、搬迁小调查和海报展示。
在抽奖问答活动里,同学们可以了解包括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且是深圳相关的小知识;
在我们设计的纪念品里,明信片是最受欢迎的,大概是因为它们结合了水围和安托山校区的风景以及不同种类的云的形态;在搬迁小调查里,我们调查了校区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搬迁的;在展览板上,我们也通过绘本的的形式展示了一些AS地理大纲内的小知识。
中午的阳光下,排球场前的空地,当看到同学和老师们在我们的摊位上参与活动、在展板前驻足时,是我们最有满足感的时刻。
能有机会参与组织人文周真的很荣幸,这段经历也很难忘。如果大家能喜欢我们设计的活动,那就太好了!
哲学组
Winnie 周玥彤
哲学社在人文周邀请了复旦的郁喆隽教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现代教育中的权威困境”的线上讲座。通过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借用一些哲学家,如科耶夫和弗洛姆的理论来看待现代的教育权威。
本次的活动旨在结合哲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接触哲学理论的切入口,培养对理论的兴趣;另外,通过哲学理论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反思,以思考改变的可能。
教授首先提出了教育中的“权威悖论”,即一方面权威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现代人获得的大部分只是都是间接知识而非亲知,因此在知识的传播链条中需要有权威的背书;而另外一方面,绝对权威对个人自主性危害极深,也背弃了教育“培养人的自主性”的目标。
现代社会中对这一悖论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反权威的集中表达”,教授称之为“情绪主义”,即就像道德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所说的“情感推理谬误”,现代人认为“自我的情绪”是一切的最终判据,即“永远相信自己的感觉/看我心情”,而这种判断是危险的,因为感觉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标准,于是这种诉诸个人感受和体验的方式由于缺少融贯的理据而阻碍了交流。
这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常见的,例如“诉诸直觉站队”的现象。
接着,为了更好理解这个悖论,我们诉诸了权威的来源,即教会、传统、圣经和理性,而在现代的语境下,在宗教改革、自然科学和圣经批判的影响下,理性成为了唯一的权威。教授借助科耶夫《权威的概念》把权威定义为“A对B产生影响,而B没有反过来对A产生影响,但是B却有能力这么做”,并且指出“敬畏感”是对权威的常见心理感受,现代人对权威的“畏”多于“敬”,而缺少了单纯出于“敬”的权威。
同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把自由区分为“免于权威压迫的自由”和“主动追求的自由”;并且指出“启蒙”、“获得自主性”和“成为自己的理性权威”并不只是一个历史或者政治过程,而更是个人的心理成长过程。
人需要切断“始发纽带”(如家庭、故乡、朋友),并且产生过多的“继发纽带”(如上大学,工作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始发纽带小时而继发纽带还未建立的过渡阶段,人便会经历强烈的孤独感,这也是为什么人的“自主性”是有限的,而人无法逾越“孤独感”。魏玛共和国和纳粹的上台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即在始发纽带断裂而继发纽带还未建立时,像纳粹这样的极端政权成为了人避免孤独感的方式。
最后,教授把权威分为了三类,即“合理性权威”,“抑制性权威”和“隐形权威”。在合理性权威中,比如两性的师生关系,这种权威关系是逐渐瓦解的:
当学生的能力超过了老师,学生便会对老师怀有敬佩和感激之情,而老师的权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逝;反过来,抑制性权威,如主人对奴隶的权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奴隶会对主人出现仇恨,而这种仇恨最后会被压抑,外在表现为盲目崇拜。
而第三种隐形的权威则是更加值得警惕的权威,即它们并没有用强制性的力量来压迫,而是在隐形地屏蔽你不想看到的东西,以此来塑造和规训一种行为。因此,蔑视一切的权威可能是一种更深的臣服倾向,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心理学
Winnie何婉宁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具有科学基础的迷人的人文学科。
我们研究人类的内心想法,大脑结构,甚至动物的行为。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心理学正成为大学里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学,我邀请了来自香港大学的博士在读生Adam John Privitera为我们做一个关于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活的讲座。
他还谈到了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他的最新研究。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心理学可能的职业道路以及双语能力和智力之间令人着迷的关系。
此外,我们尝试了几种与神经科学相关的有趣的“视觉把戏”,并讨论了它们背后的机制。这次讲座成功的激发了我们对心理学的热情和未来学习心理学的决心。
我们还进行了Kahoot形式的“猜著名心理学家”智力竞赛。通过推理他们最著名的心理学理论或实验,候选人成功地找到了心理学家的名字。
所有参与者都表现出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深刻理解。
简而言之,能和这么多和我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在一起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人文周”。
感谢各学科策划人与组员的努力,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圆满的人文周。
各学科活动策划人:
(名单来自SCIE学长团)
History历史
Gawaine吕拜克
Felix邝泉水
Sociology社会
Maggie刘书琪
Global perspectives全球视野
Christine张喆
Geography地理
Linssy韩昀羲
Junney吴雨澄
philosophy哲学组
Winnie 周玥彤
Psychology心理
Winnie何婉宁
视频制作
Producers编导:Maggie刘书琪
TBU Studio
摄影:Maxwell李一杰 Amanda段奕萌 Horatio张铠彬
后期:Angel王殊睿 Alfred孙默海
后期指导: Joy李天悦
Leader 总负责人/总策划: Maggie 刘书琪
更多国际学校资讯,可以到本网站查看!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文周顺利举办!】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文周顺利举办!〗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7085.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