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实验学校面向未来,将科技引入课堂
对于课堂上电子设备的使用,我们要始终保持认真而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度使用。同时在许多课程领域中,还是要让学生尽量使用纸和笔,因为持续的科学研究表明:这是大脑转化和巩固新信息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也会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便确保教师在传统书写工具与高科技设备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Siobhain Allum,
小学校长
本周是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一年一度的团结周,作为反霸凌主题月的一部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活动的意义,各班级任课老师们也在课堂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二年级英语老师William Stanton就在本周的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了一本关于反霸凌的书,并要求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以往,这类展现和分享的形式多为海报或者小作文,同学们相互间通过贴便签的形式给出自己的评价。“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尤其是那些在书写和绘画方面还有待加强的孩子,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形式会限制他们的发挥,”Stanton老师解释道。
然而现在,借助科技手段,例如平板电脑,学生可以在进行在线阅读的同时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截屏,并通过录音或文字形式来记录自己的读后感,而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录音或者文字的形式给予评价。与此同时,一旦老师们批改完之后,家长们也能够实时地在平台上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家校互动不仅是实时分享,由于学生们都拥有自己的账号,这让年终总结也更加高效:“学年末,我会将所有的教学资料和学生作品都汇总在一起,便于学生和家长可以轻松地来回顾这一年所学。”但同时,他也表示会限制每堂课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
不仅是课堂上对科技对应用,包校从小学部起就开设了系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授学生应对21世纪科技大发展对相关技能,例如:学习代码和编程、高效地研究和借鉴、了解各类应用程序、打字技能以及熟练使用和操作笔记本或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并让学生逐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予以应用。
因此,如何确保学生正确且负责任地使用各类电子设备,也就成为学校一直以来关注的重中之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校内加强学生电子设备使用的监督和指导尤为重要。我们坚定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设备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来决定所需要安装的应用程序,以及在何种场景、以何种方式使用这些程序。”小学校长Siobhain Allum介绍道。
基于这样的目标和考虑,以及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包校小学部今年引进了一套成熟的软件系统苹果课堂,它能帮助老师在统一终端上,通过设定学习范围、参考资料以及一键锁屏等功能,实现对虚拟课堂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此同时学校也配备了相应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
Siobhain校长表示:“对于课堂上电子设备的使用,我们要始终保持认真而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度使用。同时在许多课程领域中,还是要让学生尽量使用纸和笔,因为持续的科学研究表明:这是大脑转化和巩固新信息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也会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便确保教师在传统书写工具与高科技设备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有了软硬件设备的加持,五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完成人物传记的写作任务。前期,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检索和分析资料,确定了要写的人物;之后便开始创作,并通过学习平台互相分享自己的内容,相互提出建议,最终提交小组作品进行展示。
过往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充足的阅读参考资料,老师要准备厚厚的一摞书,但即便如此每本书籍同时也只能由一人阅读,读完后再进行交换。“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同学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阅读、检索和完成任务。在节约时间的同时,更高效地达成了差异化教学的目标。” 五年级英语老师Duncan Brown老师介绍道。“但是即便学生们拥有了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作为老师也需要对选择范围予以界定,确保他们不会过于自由地做任何想做的事。所以当我在辅导某个或某组学生时,我会通过应用程序随时查看其他学生是否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Brown老师补充道。
从包校教学日常的点滴中不难看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科技在日常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资源,亦可以让学生获得应对未来工作与学习的必要技能。而包校则始终致力于通过科学技术的介入和应用,从而让老师和学生获取更好地教学和学习体验。
最后,特别感谢包校基金会对于该项目的大力支持,小学中高年级主任Michael Bailey、包校信息技术主任Colin Chen、小学信息技术办公室翁小龙和陈晔组成的项目团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以及与教育科技联盟的合作。未来包校还将继续推进教育科技的应用,持续进行教师培训,借助多方面资源了解相关的行业科技趋势,并与其他学校分享和借鉴实践经验。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包玉刚实验学校面向未来,将科技引入课堂】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包玉刚实验学校面向未来,将科技引入课堂〗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4713.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