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C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学子在UWC的故事
这是一个西南边陲小村庄的
彝族青年——阿皮史格
不向命运低头的
成长和追梦的故事,
是爱和教育改变命运的故事,
更是一个励志向上,
给青年人力量和希望的故事。
故事卑不足道,只是我一无所有的上路,唯有真诚和热情在行囊,一路走来却收获了太多的帮助和温暖,所以我想感谢那些追梦路上给我勇气的人们。因为你们,我一步步向着自己无法想象可以达到的远方前行。
我来自中国西南边陲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古里拉达的一个小村庄——尔觉哈洛沟,我的村庄在五年前开始通电,结束了煤油灯时代,两年前也通了公路,摩托三轮替代了骏马。
虽然一切皆有时间的印记,手机日历上的倒计时,以及惆怅的憧憬和计划,但当真的临近毕业,几年的善意和爱的眷顾,这一路的艰苦与感恩像梦一样萦绕在我的脑海。
01抉择
初三那年,通过上海市蒲公英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了解到了UWC,于是我开始摸索一条对我来说十分陌生的路。我逐渐被UWC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必将充满挑战的人生所吸引,决定开始申请。
常熟UWC和蒲公英给予的支持,让我来参加选拔日成为可能。第一次走出大凉山,我不仅对UWC充满憧憬,也向往外面的世界。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高科技的力量,买票打车完全通过手机完成,飞机几个小时就跨越万水千山到达常熟,这些以前都是只在电视里见过的。
从震惊于现代化发展开始,到被常熟UWC的校园设施所震撼,食堂里五彩斑斓的国旗,校园里不同肤色的人,我之前对UWC是一个“小型联合国”的较为抽象的认识变为可触摸的切身体会。每一个人侃侃而谈的自信,比我的普通话还流利的英语,发散和创意的思维,这些都让我心生震撼和羡慕。几天旅程的所见所闻,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也似初春阵风,沁人心脾。
很幸运,我成功拿到了常熟UWC的录取和全额助学金。
但摆在我面前的依然是一个二选一的大抉择,当时我已经被凉山民族中学高中部提前录取了,是选择熟悉稳妥点的路,还是选择一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国际教育之路。家里几乎已经把能问的亲朋好友都请教了遍,但是这条路,对于凉山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有点恐惧。“让你们读书就是为了让你们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们都支持你”,家里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更加坚定。
按部就班从来不是我的性格,我不想把自己困在小世界里,丧失对大世界的好奇。既然世间慷慨馈赠苍松翠柏,我何不趁着年轻去尝试,去闯荡,放肆一点,背上行囊启程,随着心灵去旅行,去享受这一路的点点滴滴。
于是,我踏上了UWC之旅。
那天我离开村庄去往远方,山上的羊群,夕阳下的炊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绵延牵挂于心,万千思绪相伴。父母把我送到县城车站,“就不送你去了,以后的路得靠自己,你走得越远,我和你妈能给予的帮助也就越来越少,但我们永远在这里支持你,相信你。”
我跑进车里,假装看向远方,不敢回头看。当别人为我的选择议论纷纷,我想着我要为凉山建一座桥,桥的那头是外面世界,我需要去学习技术也去寻找这里所没有的筑桥材料。我想,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02挣扎的痛苦
彝谚说“不要轻视幼苗,因为它会成长”,幼苗的成长总有风雨相伴,也许就是因为有了坎坷,浴火重生才叫成长吧。
“出去以后你就不单单是你自己了,你代表的是凉山和彝族”。携着期望,还有自己的憧憬和忧虑,我踏进了常熟UWC的大门。
自小,因为父母不懂汉语,学校离家远,所以自小就是自己“家长”的我,对适应新环境还是有自信的。然而,这样的自信在第一周就破灭了,毫不留情。
我的母语是彝语,所以初一才开始接触的英语首先成为最大的障碍。在凉山笔试和听写单词还不错,却成了“哑巴”英语。在常熟UWC第一年的室友来自墨西哥和阿尔巴尼亚,学校大多数老师来自国外,因此,躲着室友走,避开和老师的眼神接触,性格从开朗逐渐高冷,内向。尽管还有我的凉山兄弟马海(马海给做,常熟UWC 2022届毕业生)和朋友们的帮助,但是我一度爱上独处,喜欢呆在浴室,湖边。
我初二才有了人生第一部手机,但是来常熟UWC后我完全拥有了自己可支配的课余时间和上网时间,所以躲避社交,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这扭曲了我自己的初衷。在常熟UWC全英文教学的环境下,最痛苦的莫过于除了中文课,其他课我都是在学英语,并非本学科的知识。语言障碍带来的一系列困境,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就这样的悲观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有时候,我会因为考试结果而崩溃,不仅因为无力,更多是辜负老师、朋友帮助的愧疚。我几乎忘了在那之前如此沮丧是什么时候,我本身的性格还是倔强和坚强的。一个这么大的男孩子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哭泣,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还有一个文化冲击就是羞感文化。在彝族文化里,羞感文化是最敏感的禁忌之一,在凉山的教育体系也是。谈性色变是一个较为准确的形容。但是,在这里大家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去谈论和性,身体相关的话题和叙事。但成长和文化环境使我常常自我封闭,当别人客观、持批判性思维谈论相关话题的时候,我经常会脸红害羞。这让我很不适应心直口快的现代城市青少年的群体。
这些最痛苦的时期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月,余温一直在,但也一直在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03人间有情
很幸运,常熟UWC有一群善良有爱的人一直在帮助我,让我走出困境。那年我的导师(advisor)是教经济的陆老师,从细致耐心地选课辅导,到放假期间安排住宿的支持,他让我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下看到了希望。
我所在的House,Bayt曾经的宿管老师(Head of House)是来自美国的Ramie老师,他经常用他那不太流利的中文和我交流,他的细心照顾和无微不至让我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各科的老师经常给我额外的辅导,朋友们在生活和学术上的帮助时刻温暖着我,还有老师介绍捐助衣服的渠道给我,我的朋友们经常给自己的衣服找“小毛病”,就是为了送给我,加上蒲公英和常熟UWC社区成员送给我的其他的衣服,我在这里的几年只买了一双篮球鞋。
负责学生生活的老师们每次放假都会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让我和我家里不再为了经济压力而苦恼,让我更加专注学业和提升自我。后几年的导师Rich在方方面面都会给与我支持、帮助和鼓励,为我的UWC旅程点亮了一盏灯。我的升学指导陈老师,在我最痛苦的大学申请阶段给了我极大的肯定和帮助,“你的优势就是你假期在学校,可以和我多交流”,她会抽出很多时间指导我修改文书,倾听我的诉求,帮忙解决我的升学困境。
04重拾自信
于是,在爱的孕育下,我逐步找回自信,找回自我。我开始发展自身的特长,弥补欠缺,我的UWC旅程开始慢慢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
有些已模糊的意识和思考重新复燃,我经常想为什么中文不如我英文水平的外国同学可以自信地用中文交流和学习,我需要的是建立起说英文的自信。我意识到语言的功能和目的就是交流,理解彼此的意思,不必在意语法或者口音。因此我开始打开自我,寻找机会和外国朋友、老师交流。
在这里,我有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同学习。这便是我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多和别人交流是一个我给自己定下的每天的隐性目标。在这里,我和墨西哥室友一起过鬼节,了解那些怪异贴纸所代表的寓意,心生默念万物安好;我教他们中文,他们辅导我英语和西班牙语;和巴拿马的同学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眼里的中国和世界。于是,多元便有了实质的意义。
一群人围坐着,欢声笑语,在常熟UWC随处可见,这样的风景很美丽,自由地交流,真诚相待,是分享,学习,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逐渐喜欢上这样的氛围。我喜欢时间和精力由自己掌控的状态,喜欢跟一群关注世界,关心社会的青年人畅谈,这些正是UWC带给我的礼物,也是我走出困境的源动力。
阳光下成长,必定充满活力。
05践行使命
这几年,我不断尝试新事物,皮划艇,网球,健身,舞龙,自行车,公益项目等。我也找到了自己所热爱和有激情的方向。我和马海经常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畅谈本民族的文化,从饮食文化到哲学历史,从儿时趣事聊到身份认同,带社区成员体验彝族泼水节,彝族服饰。分享的宝贵是包含文化的输出和收获,站在更多元的视角凝视和回归自身文化,思考利弊。
到常熟UWC,我发现大家对于环保还是偏于理论化,我发现在凉山的日常竟然成为很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爬山,露营。于是我开始和朋友一起经常组织周末爬山的活动,带领社区成员一同亲近自然,用脚步丈量环保的实际意义。
彝族人认为我们是借用大自然的资源,所以环保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道义,就像孝顺。正如彝谚说“砍树前先种,挖草不挖根”。所以,垃圾袋是我们每次爬山和露营必带的,从刚开始的少数人捡一路上的垃圾,到最后大家一同参与。尽管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是在力所能及之内为环保做点努力,宣扬环保的生活是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这些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交流能力,语言的进步,领导力的提升,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有真正去实践UWC所倡导的理念,做些改变现状的努力。
这几年,我也着力于学习急救相关的知识和普及。作为社团负责人和美国心脏协会的导师,我和同学一道致力于向社区成员和社会普及急救技能。我经常说,关乎生命无小事,急救技能在中国的普及率很低,在凉山更是微乎其微。
参与急救领域的初衷除了关乎生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公益。我接受了太多的帮助和支持,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这几年,每个暑假我都会帮我家乡的孩子们申请蒲公英夏令营的奖学金,然后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我知道消除教育资源不平等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帮助家乡的孩子是我一生的使命,因为他们是一个个曾经的我啊。在UWC获得的成长,很幸运我都能在蒲公英和UWC的平台实践,付出实际行动。
从此,一切皆步入了正轨。我从一个以前在山里不自信的人变成了敢于表达自我的人;从一个只关心周围的人变成了一个关心全人类的思考者。在这里的几年,从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的视角和经历,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更丰富的文化。我也和马海一同,一直致力于将我的民族介绍给世界,将世界带回家乡。作为一扇沟通交流的窗,致力于消除种族间的刻板印象,种族歧视。这也是UWC带给我的使命。
06风雨过后见彩虹
这些经历参杂着坎坷,现在回头看,更多的是成长。
这几年,同理心让我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温度。太多人的爱助力我追求梦想,给予这个世界力所能及的回馈是我唯一能回馈他们的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既是成长和经历带给我的,也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从身边,从书本,我知道这个世界依旧有很多人在经历着缺衣少食,动荡不安,担惊受怕的生活;很多孩子因为营养不良和净水短缺而离开;很多孩子因为贫穷,资源不足,没能够坐在教室读书。或许,如果有更多人关怀这个世界,悲剧就会减少一点。
在UWC收获的批判性思维,拓宽了我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我逐渐认知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对很多事情,我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但是不会随意定义和定性。这几年,我获得了学习的内驱力,时刻有一种极大的愿望和迫切的心情去学习,学习各种技能,学习如何进步,学习如何自我和解,学习如何平衡自我和外界,这种汲取知识的心超越了学业层面,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自我的鞭策,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未来的期许和勇气,这过程极具魅力和意义。
除了课堂和活动,昆承湖畔的茶话会,茶余饭后深刻的交流,课堂上激烈的辩论,图书馆里的互帮互助,都在驱动我不断思考和进步。
刚开始,我经常羡慕别人的自信,随手而来的才艺,母语般的英语......从羡慕别人,到跟他人比较,然后自我封闭和否定。很庆幸,环境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和一群心怀天下,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生活总能给我很多正能量。UWC的环境潜移默化地让我逐渐意识到总是拿自己和周围的人相比较是一件很消极和非必要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家庭文化,个性和经历。
如若执着于“看别人”,那么我们就会直接缩短看自己的机会成本,人生就这么长。这些自我暗示造成巨大的精神内耗。专注自我,竭尽全力的前提下每天进步一点,我想就是最大的成就。或许,有人走的慢,但是我们也欣赏到了这一路四季更替的风景。
耕耘者最相信自己的汗水,每一滴都会孕育希望和未来。这段旅程充满狂风暴雨,还好努力终有结果。
在拿到美国文理学院录取和全奖那天,本来以为会波澜不惊,可在点开网页之前,我无数次默念,彷徨,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呆滞的目光将期待流泻。那一刻,所有的不易都成为了美好的回忆,成长的一部分。在和煦的阳光下,不紧不慢的江南的风总会把我引到昆承湖畔,望着远方和平静的湖水,每每开始思绪万千,憧憬着未来。
我想,虽然成长灼烧了时光,但留下的是一个努力和沉淀的青春,有意义的旅程。
07梦开始的地方
我一直想着毕业那天,我将安静地回头,看看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淡定地说再见。但是一想到这,除了UWC这几年的经历,之前的不易和感恩也经常浮现心头,挂上眉梢。
我总是想用幸运和感恩来形容我的求学之路。
彝族有句谚语“一户人家,积极向上就有三把锄头,向下三根烟斗”,而我爸说“现在这时代,向上三支钢笔,向下三把锄头”。所以在山里漠视教育的年代,我父亲买了十斤当地有名的燕麦酒,“走后门”让我直接去乡里小学上一年级,开始住校。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愚钝的,不让孩子帮家里干农活和放牧,而是送去学校。那时,人们是为了躲避义务教育,宴请别人。面对这样的质疑,父亲经常感慨“这里的现实和电视上的世界至少有一辈的差距”。他自己读到三年级就被拉回来放牛了,自己没能继续上学,所以他不想我们步后尘。“一定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父母的共识,也是他们坚定的支持,一直是我往前走的动力。
家里的支持和奉献为我点亮了梦想之旅。我哥从小就在村里上学,经过初中的艰难努力,初中毕业他考上了高中,但是他自己选择了职高,只是因为免学费。“省钱给他们上学”这是当时十几岁的他做出的选择。尽管自己生活拮据,赶集都舍不得买一份几块钱的凉粉。他们,穷极一生钟情一事,只是为了我们,可是我多么希望他们的生活也有他们自己。
小学毕业那个暑假,我拿到了州民中的录取,那天中午我们在很远的地方挖土豆,父亲的手机铃声响起,接到必须要在第二天九点左右来填写相关资料和交押金的通知。全家人比我自己还激动,似乎在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有了该有的回报。可这时早已过了从乡里到县城的面包车,意味着必须走四个小时山路到另外一个乡找车去县城。加上前几天一直下雨,所以山里的洪水还很汹涌,于是父亲跟我一起去。我们翻山越岭,趟过洪水沼泽,害怕晚到了又错过班车。他跑在前面,很急促,就像带领我走过他的一生。
是啊,这一生他是跑着过的,不敢停歇,因为实在太多的力不从心和负担。如果早点成长为更高更大的树,是不是就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
在凉山,在那个漠视教育的年代和村庄,几年后也逃不过时代的浪潮,人们开始逐渐找关系给孩子上户口,开始了解上学这个概念。于是,孩子都在上学的我们家也开始被认可,我父母不再是所谓“愚钝”的格格不入。从此,在山里学校成绩名列前茅的我们,便成了当地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刚开始我极力排斥这种“羡慕”,我把它理解为“嫉妒”,别人的评价似乎把我所有的努力归结为“读书早”和父母精明。年少不懂事的我挣扎着甩掉“榜样”标签,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褒贬不一的各种声音。这对年少的我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很友好的事情,因为不成熟会导致我按照别人的评价去努力,而非自我的。
但是,等我逐渐长大,我才逐步发现,阳光自在,也照亮周围的世界。所以我逐渐做好自己,也是维护好“别人家孩子”的形象,因为在凉山的山沟沟里,有多少孩子是因为受到我们的影响才去读书的,我的同胞需要一场教育雨,浸透万物的那种,而我会竭尽所能,成为里面的一滴雨,哪怕影响一个孩子。
08蒲公英和凉山
要是没有蒲公英的支持和帮助,我或许将会错过这一路的美好。从初二开始蒲公英给予生活资助,到UWC这几年旅程的一路帮助支持,让我在除了UWC之外还有一个温暖的家。蒲公英的志愿者老师的课业辅导让我渡过艰难,蒲公英的夏令营等活动不仅让我有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也让凉山的孩子有了走出去看看,接触新事物的可能。因为我父母不懂汉语,更不懂英语,所以蒲公英的沈老师便兼任了我在UWC的家长,她是良师益友,更是人生导师。假期,到一个诺大的城市,有蒲公英人的接待和帮助,便有了温暖。
这一路,最想感谢的还有我的凉山的乡亲,我的亲朋好友。彝族是一个很注重家族和亲戚文化的民族。从小到大,每次开学亲戚们都会凑钱给我们,哪怕自家缺油少盐。我们能够坚持读书,很大一部分是我姑姑家的支持。我小学四到六年级,假期都是住在我姑姑家,小时候大部分衣服也是他们家支持的。初中,我遇见了凉山民中。我的班主任杨超老师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老师,更是梦想领路人,他给了我太多的支持,他送我来常熟参加面试,这里的老师和领导的支持,助力我走进UWC,感谢这样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很庆幸在这样的爱和善意中成长,这一路是幸福的,我永远感恩。
09爱和教育的力量
如今,我即将高中毕业,迈向新的起点。
我本来只有廉价青春,到慢慢认识一个个有爱的人,后来逐渐积累了一些勇气和梦想。人生有很多条路,或许真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需谨慎选择,勇敢承担。如果青春有色彩,那一定是奋斗和坚持的颜色。
我当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里,招生官给了我最大的信任和鼓励,或许他们看到了一颗对未来无所畏惧的心,一个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理想,一份坚定的信念。如今,“试一试”依然是我前行的心态,除了相同的真诚,多了些历经风雨后的自信和成熟。感谢你们,无以为报,定将UWC的价值和理念永远放在内心深处,珍藏,也践行。
我心中充满感慨和感恩,一群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帮助和支持我完成我的求学之路,是一种何其伟大的情怀,多么伟大的事情。感谢这一路遇见的人,让我学会在纷乱嘈杂的世俗中看向未来,把过去也珍藏,让灵魂得以安放,将欲念随风而去,勇敢去欣赏,去追梦。
感谢我在UWC遇见的每一个人,我的朋友,我的老师,那些给予我温暖的人们。感谢UWC给我的庇护,让我肆意成长。贫瘠的文字难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但感恩在心,将永远珍藏。
- 上一篇:西安高新一中:砺志明礼担大任 笃行务实赢未来——高新一中南校区举行2023届成人仪式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UWC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学子在UWC的故事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UWC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学子在UWC的故事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38044.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