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国际化学校还有何变化?
据公众号描述,新校名取自“水木湛‘清华’,万林终成‘森’。校徽一如既往秉承“清华紫”的颜色,沿袭了“清华钟型图案”。
最近,不断看到民办学校更名的信息。上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更名为“上海赫贤学校”。再往前,还有石家庄的“圣比斯公学”改名为“金铭钥学校”,“河南枫叶国际学校”改名为“洛阳枫叶双语学校”,等等。
改名只是表象,除学校更名之外,因受政策影响,民办双语学校大动作不少。
很多地方教育改革,教育政策调整的基础和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多称为“民促法《条例》”)的出台。对于普通家长,进而对国际教育感兴趣的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今天,我们从“招生”“办学”“教材”三个方面展开同大家具体聊一聊。
招生:2022年北京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
控制在5%以内
2021年5月,《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通知下发,其中就指出“原则上不再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
对于招生,通知中强调,义务教育学校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或以竞赛证书、学科成绩等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
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各自独立招生,不得混合招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校区、分校的名义招生,也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或通过借读、挂靠、转学等变通方式安排境内中国公民子女就读。
另外,在北京《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有一条关于“公参民”学校治理的要求:“确保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各区控制在15%以内。”
在未来,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将被进一步规范。
什么是“公参民”,“民转公”?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中指出,“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2. 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这里多指有财政经常性经费关系的其他单位)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3.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
对于前两种,统一“民转公”。按照属地原则,交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种,如果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可以继续举办民办学校。
不过,这一类学校还要履行财务清算等程序,如果这一类学校有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的,要对名字进行清理,公办学校应逐步退出。如果有需要,经协商一致或条件成熟,也可转为公办学校。
而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学校会被要求限期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就会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此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也是响应了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的号召。
办学:一些学校暂缓发展,一些学校换了名字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与过去国际化学校大兴土木相比,这几年学校的建设都变得低调了起来。一些曾经公布于2021年底建成,开始招生的学校,都未能按照预定的规划落实。
原因就是,针对学前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方面,政策收紧了。
一些针对民办学校办学的《条例》细节(节选):
第五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第七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
第八条: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第十三条: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其兼并收购、VIE被禁止。
这些政策的制定,规范了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制度,强调了教育主权,也阻断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盲目收购、扩张的道路。
自下半年开始,一些省市的民办义务阶段学校开始把自己的“洋名”改成了更本土化的名字。
这跟一些地方出台的有关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的要求有关,比如石家庄的“圣比斯公学”改名为“金铭钥学校”,“河南枫叶国际学校”改名为“洛阳枫叶双语学校”,等等。
这些学校都遵照了《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民办学校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国际’‘全球’等字样”的要求而改名。
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地区的民办双语学校调整校名,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伴随着2021年多重政策的叠加影响,今年各国际化学校加速更名进程,未来可能还将迎来新的改名小高潮。
除了以上两个“表象上”产生舆论影响的政策之外,有一些时不时在教育圈儿中出现的“热词”,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办学许可证”
2021年11月,哈罗公学海口分校因为教育部门停发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中考,才能升学至G10/Y11和高中。此外,深圳哈罗礼德学校因为无法拿到办学资质,该校小学和初中阶段无法开学。
“培训机构办学许可”、“高中牌照”等词开始受到家长群体关注。
自2020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牌照收紧肉眼可见。政策的收紧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近两年新建的国际化民办学校数量明显减少。
而针对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兴办高中很有可能在之后成为过去式,如果想兴建高中,未来可能必须要拿到普通高中牌照才可以。
教材: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这项规定出台之后,在教育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禁止使用境外教材对公立学校和普通民办学校关系并不算大,但对于选择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家庭来说确实会受到影响。
自国家修订《条例》后,北京地区第一个做出了响应。
北京市教委在2021年8月印发了《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学校选用境外教材。当时,北京市教委曾在解读政策时表示,这是要强化教材的国家事权属性。
虽然国家对境外教材的管控上趋向严格,但经过国家审批的境外教材依然可以使用。
对于民办国际化学校来说,根据国家教学大纲与双语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自主研发校本教材配合国家要求使用,这些依然是可以的,并且也称得上是民办国际化学校的特色。
所以,政策对学校的教学,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优秀的民办国际化学校脱颖而出的机会。
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最早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在英、美等国。现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结语:
政策改革之下,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关注学校本身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没事读一读政策,虽说有时条文繁琐复杂,但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避开一下坑的。
- 上一篇:北京世青国际学校“小小设计师”课程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国际化学校还有何变化?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国际化学校还有何变化?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7138.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