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网 · 国际化学校门户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民办国际化学校如何发挥特色?

2022-02-17来源:新学说手机版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在2021年国家发布的多项教育政策以来,不少民办学校受到冲击,而公办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势头依旧不减。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强势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其中许多公办学校在其具体落地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迅猛发展,是否挤压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市场?民办国际化学校要抓住哪些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快速崛起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理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6年首次提出。该理念强调各国在保持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增加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彼此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在国内,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萌芽于1983年。这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10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国际理解教育”一词,但并未对其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直至现在国内尚未有明确的表达。但这并不影响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的发展。受我国学生知识面广、基础扎实,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催生的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巨大需求,我国企业和政府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地,使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

国家多项政策推动国际理解教育落地

2010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国际理解教育”一词和开展目的。我国政府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民办国际化学校如何发挥特色?

国家政策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2011年,我国《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要求加强国际理解教育。2014年,我国在《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中,明确中小学生域外研学旅行应当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目的。

2016年,国家发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将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新时期对外教育开放工作的重要部署。2017年,国家出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发现,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更侧重于基础教育阶段,同时其目的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更加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视野。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基础教育领域,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此外,我国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国际理解”被纳入六大素养之一“责任担当”中的一个要点,并将“国际理解”定义为: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强势增长

随着国家政策的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苏州、杭州、武汉等发达地区迎来强势增长。这些地区的相关部门发布政策,通过设置“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基地”等项目,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地。其中,武汉在2018年发布了《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从办学方向、课程建设、合作交流、教师队伍、学生培养、特色创新6方面,设置了27项评价指标。

例如,上海市2021年9月发布《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素养培养,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构建中外融合的“上海课程”,支持上海国际化基础教育发展和境外中文学校设立,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而根据武汉市教委公开消息,截至2021年12月,武汉市已评估认定的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达到60所,今后该市中小学课堂将陆续引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与民办国际化学校的不同

我国公办学校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通常会专门开设一门新的学科课程“国际理解教育”,或在现有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总的来说,公办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普遍来看,公办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由于起步晚、发展慢,加之体制性和资金缺乏等因素,其灵活度、开放性与民办国际化学校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它与民办国际化学校主要存在培养目的、政府扶持、课程、师资的不同。而民办国际化学校在师资、学习环境等方面具有多重先发优势。

在学生培养方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旨在将“国际理解”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而民办国际化学校将“国际理解”作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成长方式,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

在政府扶持方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会获得政府在政策、课程、教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这是民办国际化学校普遍所不具备的。例如上海市闵行区2015年设立“国际理解教育-外教进课堂”项目财政支出,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提供教师支持。

在师资方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一般只有中方教师,缺乏外籍教师。当然,中方教师多并不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薄弱。而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国际知识、文化背景、交流技能、国际视野等多重素养和专业能力。绝大多数公办学校教师多由体制内培养,对国际教育的理解和国际先进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了解有限。

民办国际化学校在教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民办国际化学校从学校设立之初就以国际优秀教学方法为起点,重视中外籍教师队伍的合理建设,因岗选材,以能者为之,在开展国际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教学经验。

在国际化学习氛围方面,受资金、制度、经验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与民办国际化学校相比,国际化学习氛围薄弱。而民办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学习环境的硬软件设施,例如图书馆、科学探究室、多功能视听中心等,以促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环境的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所在

为促进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事业的培养,我国东莞、成都、无锡、杭州、苏州等地区发布政策以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路径。同时随着办学理念的转变,不少公办学校借鉴国际教育的理念、形式和内容,在政府或政策的支持下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全球素养和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课程研发具有政府和政策支持优势

公办学校在落地国际理解教育时,在课程研发等方面会获得政府支持,可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和规定。例如,北京市东城区2016年研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供该区中小学校使用,并组织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

在政府或政策的支持下,部分公办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上形成了自身特色。此类公办学校通常会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编写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校本教材,并设置相应的评价体系推动实施。

例如上海市闵行区政府自2011年起,持续以“一体两翼”路径推动教育国际化——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体”,以本土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本土化为“翼”。在此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基于“理解·包容·共生”核心理念,研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走向世界。该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分层递进式地安排在一至五年级中,探究目标分别为“我们的家乡”“走进中国”“走进亚洲”“走进欧洲”“我们共同的世界”。

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等交流优势

在研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外,部分公办学校通过友好学校互访、学生海外研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方式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学生的中外合作交流和拓展全球视野。

据新学说了解,北京市、广州市等多地通过设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基础教育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等项目,将入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对外交往的重点窗口,促进师生的海外交流。例如,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与美国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建立长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选派1-2名优秀学生赴美留学。同时,该校还先后与澳大利亚莱克塞斯教育联盟集团、英国格林学院、新西兰霍维克学院签署了友好学校协议,实现师生互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尽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的在政策和中外合作项目上的优势,民办国际化学校并不具备。但其在校本课程上的研发,以及构建学生的中外合作交流平台的做法,值得部分民办国际化学校借鉴。

民办国际化学校要紧抓发展窗口期

在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民办国际化学校自身还具有多重优势,存在发展的窗口期。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国际化学校应注重解决课程设置的问题,通过创设自身特色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多重厚积优势。

民办国际化学校受到一定冲击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尽管与民办国际化学校并非全然竞争的关系。而随着理念的转变,不少公办学校由单一的升学考虑转向对全人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理念的追求,在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落地和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发展上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某些方面与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

例如,无锡市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友好交流”等途径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创设了一批教育特色项目。该市通过提供多元选择,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此外如上海中学国际部等部分公办国际化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也进行了研究,未来国际理解教育或将在公办国际化学校进一步延伸。据新学说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9月1日,已有中国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国际高中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和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等近20所公办国际化学校落地。这些新建的公办学校在促进国际教育发展的同时,或将在国际理解教育上发力。

如上述提到,政府对公办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包括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是民办国际化学校所不具备的。加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学费较低,部分公办国际化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家长和学生认可度的提升。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公办国际理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办国际化学校构成了冲击。

民办国际化学校或可输出特色

学校是否具有国际化的标签,国际理解素养和跨文化能力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民办学校都肩负着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理解素养公民群体的重任,以促进中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构建。从这层意义上看,民办国际化学校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办学校还存在相辅相成、互相鞭策的关系。

尽管这些年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迅猛发展,由于其起步晚、发展慢,以及整个民办教育市场发展受限,民办国际化学校仍有多重优势和发展的窗口期。在市场和政策的冲击下,民办国际化学校应善用自身的多重先发优势,努力挖掘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自主、小班和多元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依据自身实际形成办学特色,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同时,民办国际化学校还可将自身形成的课程、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管理体系等方式向公办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助力薄弱的公办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国际化学校要注重课程的问题。2021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国际化学校开展国际教育,要借鉴国外课程经验,将国际教育和中国教育的精华相结合,创设契合学生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崛起,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民办国际化学校。但民办国际化学校要紧抓窗口期,充分利用自身的多重优势,探索并创设自身特色,发挥试验田和先锋队的作用,为公办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共同服务于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

国际学校网《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民办国际化学校如何发挥特色? 》原文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3934.html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民办国际化学校如何发挥特色?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公办国际理解教育迅猛发展!民办国际化学校如何发挥特色?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3934.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