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科教育:未来学者讲座观后感想
我是G2-5班的李宇程,是这次未来学者讲座的主持人。我对认知科学特别感兴趣,因为我未来想探索意识和思维的本质。在课外时间,我会读认知科学的书籍,上网看公开课。除此之外我也是领科足球队的守门员和领科管乐队的长号手。
我最近参加的领科未来学者讲座深刻探讨了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我们身为学生该如何努力成为未来的学者。
讲座开始之前,活动现场非常热闹。人们络绎不绝地走进讲座厅,有的人带着笔记本电脑,有的人手拿笔记本小册子,聚在一起交流着。志愿者在现场忙碌着,指引着人们到指定座位上坐。人人都在期待着讲座的开始,迎接新的知识和启发。整个现场洋溢着一种严谨而又轻松的氛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愉悦。
讲座开始之后,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我原本以为复杂的学术知识会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万幸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讲座的内容深入浅出,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互动环节,我们能够不费力地理解一些复杂的知识。在每次讲座结束后,观众们不约的鼓掌,向嘉宾表示感谢。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刚才听到的内容,同时大家都充满了对下一场讲座的期待和兴奋。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围绕成为未来学者的探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人都担忧自己的行业会在不远的未来被机器人取代。良好而稳定的就业前景便成了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我发现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是最容易被取代的。因为他们的特长是用极快的速度运行很大程度上重复性的算法。
但人类相比机器有什么优势呢?
高国华教授认为人类的思维在解决任何问题上有两个目前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特殊之处。
第一个是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把问题还原成一个个‘第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或者概念拆分成很多个小单元,从本质上理解问题。
第二个特殊之处是,在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每一种可能。
正如李大伟教授所说:‘人工智能目前只是站在人类现有知识肩膀上’,它可以快速的把人类给他们指定的事情完成得天衣无缝。但因为它缺乏了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目前无法探索人类知识边界范围之外的东西。或许这正是未来学者们应该做的事情。
成为未来学者是一件相当长期的事情。追求任何长期的目标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规划。我们邀请到了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剑桥大学就读的领科2013届校友陈维聪学长来和我们探讨这一主题。陈学长通过给我们讲他的生涯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崭新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本科考了一所好大学并不意味着以后的人生会顺风顺水。陈学长认为本科其实远远不是学术生涯最重要的部分,成为顶尖学者并不一定需要十分亮眼的本科文凭。需要是对自我清晰的认知和对未知经久不衰的好奇心。陈学长还给了我们一些他在人生路上收获的一些经验,通过他的讲座,我看到了我之前从未看到的可能性。
很多同学,甚至包括我在内,其实都对高中时期应该做什么有多多少少有点疑惑。这次讲座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陈学长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考试大纲,而是应该进行广泛的课外探索。最直白的方式就是阅读,一本好书会用清晰的逻辑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一窥前沿研究热点,这不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也锻炼我们学术研究能力。这对我们平时重复接受的考点无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补充。
在这场讲座后,我认识到优异的成绩和华丽的文凭会对我们有十分大的帮助。但如果我们想成为未来的学者,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自我认知,强烈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创新,走出我们的舒适圈,去更好地理解世界,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成为一名未来的顶尖学者。
- 上一篇: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一位Foundation学生的逆袭之路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领科教育:未来学者讲座观后感想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领科教育:未来学者讲座观后感想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37010.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