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网 · 国际化学校门户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焦阳 - 挑战、回归、创新

2023-01-18来源:未知手机版

  1月5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联合博辞教育主办的新浪&微博2022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盛大启幕。回望压力与挑战并存的2022年,政策、经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国际教育行业从行业规则、学校模式到市场迭代等都面临着深层次的变化。本届峰会聚力国际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导者、教育大咖等100+专业人士,以“变革新时代 重塑新生态”为主题,共同聚焦国际教育新时代新变化,从全球素养教育实践、校园教学变革、留学趋势、建设创新型学校等角度出发,现场论道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升级之路。

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焦阳 - 挑战、回归、创新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高中校长 焦阳

  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高中校长焦阳出席本届峰会,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22新浪微博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的线上专访间,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高中校长焦阳焦校长,欢迎您,首先请您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焦阳: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我是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高中部的校长焦阳,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欢迎焦校长,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全球变局下应该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您对此有何见解?

  焦阳:这个问题是比较有水平的一个问题,我是在高中阶段出国的,在三个国家待了接近20年的时间,也看到了很多中国背景的学生如何变成所谓的国际化的人才,所以从我的观察来讲,我所理解的国际化人才主要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中国学生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英语要很流利,流利到什么程度呢?应该能到get到老外的幽默、幽默感的这样的一个程度,可以跟他们很自然地去开玩笑,能平时日常跟他们自然地打交道。第二就是对老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要很熟悉,能跟他们讨论甚至辩论时事话题和学术问题,所以在娃哈哈,除了把国家的课程做扎实,把国学、中国文化认同做好之外,其实最核心的,我们觉得双语学校还是要提升孩子们的双语能力,我们一定还是要理解英语在世界的贸易、政治、科研领域还是绝对的优势语言,英语的这种霸主的地位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所以要向世界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英语能力如何强调都是不为过的。所以在娃哈哈我们不只是单纯地把英语作为一个第二语言去学习,这也是国内很多英语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学英语简化成背单词加练语法,到高中考出一个托福雅思,其实在娃哈哈我们强调的是在真实的场景当中去有机地学习英语,这个其实是需要比较多的资源的。

  首先我们要通过学生和外教老师的大量的接触,提升学生的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小初高三个学部,外教老师参与到除了英语课之外,音体美的日常教学当中,到初中以后,我们的外教也参与到数学和科学的教学当中,另外小学、初中,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外教作为副班主任,他这个外教全天坐在教室里,协助我们中方的班主任进行日常的事务管理,所以这个就是把英语的学习把它contextualize,让它场景化,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下,让孩子们的英语能力有机地成长,这和单纯的应试教育是很不一样的,长期看来,这个效果就会非常的好。我记得以前我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学研究生的时候,就有一个发现,就是在UBC的校园里有很多很多的中文的小广告,就是替中国学生写作业和写论文的,这个因为是用中文写的,明显它就是为中国学生服务的。我当时想UBC这个大学本科至少需要6.5以上的雅思成绩,而且世界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学术门槛是不低的,为什么中国学生已经是百里挑一进来的,还要这样做呢?所以我想,我们如果只是靠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有这种恶补式的培训,就算孩子能进了世界名校,但是他的英语其实还是不够的,后劲不足,无法面对大学学业的挑战,也没有办法突破华人的交友圈,这个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娃哈哈,我们在12年一贯制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按照双语教育的这种客观规律,慢慢地去熏陶孩子,效果非常好。这个学期我们有一位高一的同学,是我们娃哈哈从小初高这样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经过机构的培训、什么托福的培训,他在十年级就取得了112分的托福成绩,而且听说读写这四项的小分都很平均,这就让我们非常的欣慰。像这个学生,他在高一已经开始学习剑桥的General Paper这门课了,这门课程是我在新加坡读高中的时候,新加坡学生的英语的必修课,基本上是英语的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我想只有当我们的孩子真正把英语当做交流的工具,当成学习外国科技文化的工具的时候,而不是语言考试本身一个级别的考试的时候,我们才算真正地对英语开始入门,对西方的文化开始理解。

  从广义上来讲,我觉得国际化人才在我们中国教育这个语境下,我觉得大家其实是内心都不满的是那种忽略人的个性化发展、僵化的应试教育,相对这种而言的,所以我理解的国际化教育,广义上是指未来能够面对这个VUCA世界的,具有核心素养的这样的人才,VUCA就是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的世界所以从单纯的考试成绩要跨越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学校和家长眼光一定要放得长远,孩子的教育一定是要努力的,不能放松,但是这个努力的路线图一定不能是以单纯的某种考试或者说进入某个名校作为最终的目的,而一定是要以孩子的自我认知的提升和他人相处能力的发展作为目标。目前世界公认的和我们中国官方的教育智库发布的核心素养,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世界讲4C,我们讲5C,其实就是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我们反思一下,这个里面基本上没有提传统的应试的能力,而是在国际教育界和中国最高教育智库的共同看法中都没有提传统的应试能力,为什么?因为主要真的是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接下来我们的孩子他们要面临的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这样的一个时代,环境变化,传染病的流行,技术挑战人类的传统的伦理和生活方式,国际政治重新的洗牌站队,其实这些都没有简单的答案,未来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必须要有极大的一种心理的这种resilience,这种包容性,这种弹性,他要能跟其他人进行合作,还要有心理健康能力,这个我在国外待了20年,我觉得体会非常深刻,很多孩子其实是会心理多多少少会出问题的,否则未来单单是充斥在网络上的这种各种极端的虚假的信息和游戏上瘾就足以让一个年轻人荒废掉。所以发展一个孩子的核心能力,核心素养,这些高级能力,对,我们发现最好是让孩子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尽早地开始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最好的办法,比如说在娃哈哈,我们采取的是读整本书和大量的和他人的互动中进行来完成的,所以娃哈哈我们非常笃定从低年级开始就阅读经典,整本书阅读,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戏剧、在辩论、研学、PBL,到了高年级的阶段以后我们开始认识百业,和我们国外的美国的姐妹学校一起展开做项目,让学生在这种丰富而有意义的各项活动当中来逐渐找到自己的志趣,认识自己的优势,这样来完成一个自我认知。这一点我们相对来说,我们国内一直做得是比较弱的,只有自我认知清晰了,学生才能有方向感,有了方向感才能有自我驱动的能力,否则就会产生比较麻烦的情况,就是孩子们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你就会发现他对学习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变得消极而自闭,就会靠打游戏、在网聊来打发无聊,就这样的孩子,就算你给他包装进入了名校,其实对他的未来来说他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对。

  所以概括起来,在中国目前的这个教育语境下,国际化人才意味着英语实际能力和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而从而发展出沟通合作力、创新力,培养出能出得去也能回得来的这样的中国的年轻人。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你,今年美本早申海外名校,对学生的录取倾向会有哪些改变?其中哪些能力能够让我们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占得先机?这两个问题请您分享一下。

  焦阳:是的,我本人也在美国教过三年书,今年的ED的确是,我们中国在美国尤其是名校的录取来说可以说是比较惨淡的,申请人数,不光是中国学生,在美国这些名校的申请人数其实是在持续地走高的,你像比如说耶鲁,今年是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申请的人数,结果上第一轮ED下来,我们中国学生拿到的顶尖美本的录取相对去年来说最多是持平,或者是大部分都是减少,这就是很清楚的一个信号。美国的申请竞争加剧了,尤其是藤校和第一梯队的美本。相比去年的数据,今年藤校和Top10的大学录取中国人数统计下来是下降了三分之一。这里面我们分析其实是有比较深刻的原因,我们一定要去看到它背后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大学本身的录取规则在发生非常深刻的一个变化,这里面其实是有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原因的。藤校和美国大学不再标榜自己是所谓社会精英的这种培养机构,因为美国的中产大众认为,所谓的这些精英在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进程当中,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华尔街和硅谷的这些人,但是美国普通的中产和底层的劳工并没有像这些精英一样共同富裕,高高在上的精英以前都很受人们尊敬,但是现在慢慢地人们开始对他们产生这种不屑甚至仇视的这种情绪,而大学也就是相对来说应和这部分的社会情绪,开始往左走,开始反思meritocracy,也就是美国人传统上很讲究的这种精英主义、绩效主义,他们在反对这样的一个精英式的大学培养,是否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所以开始这两年非常明显地在淡化个人的学术能力和个人化的这种志向在录取当中的考量,而更加注重的是申请人是否有改变自己社区的行动,甚至改变未来社会的这样的一个志向。我在过去六年在美国、加拿大生活和教书当中感受是非常非常明显的,这个是整个的他们民意的一个改变,在录取政策左转的这种情况下,其实最受益的是非裔或者是西班牙裔这样的美国人,而连美国本土的这些亚裔,亚裔美国学生其实也是受到了压制,因为亚裔细分法案。而且还有对我们中国的孩子来说,有中美关系这两年开始有一个调整,一些顶尖的大学,尤其是拿美国政府研究资助的这样的大学,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的这些科目当中,对中国籍的学生明显地就非常的苛刻,你比如说以前号称对中国学生最友好的康奈尔,也是藤校,今年就变得非常的高冷,前年录取是95个中国学生,去年是67,而今年是49个,所以这个趋势是非常的明显的,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所以面临这样的一个情况,其实对我们中国学生提出美本,就迫使我们要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理解这种变化背后它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什么。对于中国学生,首先,你还是要成绩过硬,这是硬指标,你的GPA,你的AP、Alevel、SAT、ACT,甚至还有竞赛,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硬指标。你看麻省理工今年它又恢复了SAT和ACT的要求,所以麻省理工今年反而是申请人变少了,所以中国同学,如果你的硬实力很过硬,今年麻省理工或者说这样的学校,对于你来说你的机会其实就更大了,所以这是硬实力的这一块我们一定要夯实。另外,我们不要盲目的去选择一些过于热门的,但是其实你没有什么了解的这样的一个专业,你比如说像计算机、理工科或者是经济general的这种business commerce这样的东西,而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这样的一个专业。如果说你是想走冷门的专业,一定要有相应的背景和时间投入作为一个匹配。

  我觉得申请美本来说文书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国大学它现在很厌倦一些学生,也包括我们一部分中国学生的这种过度包装,文书一定是要经过反复地打磨的,但是绝对要保持文书的,第一,真实性,第二,独特性。以前名校、藤校可能喜欢的是一个音体美样样精通的这样一个贵族式的一个精英,但是现在它更加喜欢的是愿意为社区去做贡献,关心社会议题甚至社会矛盾,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一个见解,并且愿意投入到相应的行动当中,改变自己的社区,甚至改变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它要这样的一个activist,一个活动分子,或者说一个领袖,所以我们不要把文书写成一个学术光荣榜,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你的uniqueness,还有你对世界的这种责任感。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美国大学,它现在这些顶尖大学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一批人,对。谢谢。

  主持人:谢谢,谢谢您分享。最后一个问题就是2023年已经到来,请您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达一下您对2023年国际教育行业发展的一个展望。

  焦阳:好的,我想我将会用三个词来进行一个总结。首先我想说的是挑战,所以我们刚才从美国藤校录取的数据来看,我们就已经知道,我们中国学生由于中美关系,由于美国自己的这种社会的变化,我们已经是被录取的机会已经是降低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英国,我们知道英国像G5这些学校,它们现在对雅思不仅仅是像我们那个时候6.5就可以,现在7甚至7.5,甚至有些学校要8才可以,而且是长远的一个趋势,所以这些都是挑战。就是以前对我们是因为要中国人去读书嘛,也要赚你的钱,所以相对来说门槛放得不是那么高,但是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个门槛越来越高了,这是第一挑战。

  但是我们国内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我想强调的第二个词是回归。就是国家在过去的一年多当中其实是重拳出击,祭出了双减的政策,淘汰了很多比如说资本驱动的这样的急功近利的这样的一个学校,其实对于我们娃哈哈这样的学校来说,我们认为这是有助于民办教育国际教育回归教育初心,回归教育规律,这样的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大浪淘沙,剩下来的就是真正的有个性、有特色,能够服务一部分人的个性化的需求,这样的认认真真地好好做教育的民办学校。所以我觉得整个教育行业也是一个回归初心,家长和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的理性。

  第三个关键词,其实我想谈的就是创新。我们好像觉得前景比较暗淡,但是有危才有机嘛,其实它也孕育着新的机会。所以创新来说,作为我们这种双语学校,我们必须要升级我们的双语的教育,用更多原创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对洋高考的应对的一个策略。所以我们应该作为双语学校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出更多创新的课程、更多创新的活动,同学在申请,在个人的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出更独特的声音,做好自己个人的这种探索和规划,所以这个创新将会是未来国际教育的一个核心。

  所以挑战、回归和创新,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努力以后,我觉得国际教育将会在2023年,随着疫情的逐渐地过去,整理行装再出发,迎来我们国际教育的一个新生。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谢谢您的分享,今天非常感谢焦校长可以来到我们的专访间,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的干货,谢谢您。最后也感谢各位家长网友们的观看,谢谢大家,再见。

  焦阳:再见。

  至此,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冬巡展圆满落幕。接下来,新浪&微博2023国际教育春季巡展首站将于3月4日在上海举行,届时将邀请更多优质的学校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敬请期待!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国际学校网《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焦阳 - 挑战、回归、创新》原文地址:https://guojixiao.com/z/33498.html

了解更多: 国际教育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焦阳 - 挑战、回归、创新】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焦阳 - 挑战、回归、创新〗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33498.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