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小记者,向善好少年——SVKS亮眼睛记者团番外篇
2012年,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亮眼睛记者团正式成立,社团日益壮大,不仅成为了学校众多V课程中炽手可热的精品课程,而且还成立了校队。校内外各大活动现场总能看到小记者们手持话筒,自信满满、落落大方的采访身影,成为了校园里一道活力四射的靓丽风景线。
缘起
2021年1月初,慈善月刊《至爱》杂志在全市招募30名“至爱小记者”。我校亮眼睛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得知这一消息,纷纷积极报名参加选拔。经过多轮筛选、面试考核、综合评定后,小记者朱依雯、王欣彤和汪佑熙成为了首期至爱小记者。
向善
眼里有光,千般皆美好;胸中有爱,万物皆善美。我校每年都会如期举行爱心义卖、爱心奔跑、“一米阳光”等慈善公益活动,复旦万科学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有一颗向善之心。
成为至爱小记者后,朱依雯、王欣彤和汪佑熙有机会走进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参观爱心窗口,了解凡人善举背后的故事。
通过人物专访,深入了解“最美”退役军人张志勇老师的感人事迹,学习张老师的志愿者精神、雷锋精神。
走进上海东方陶瓷美术馆,了解了特殊人群对艺术的追求与需求,更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创新意义和慈善内涵……
在一次次的采访活动中,三位小记者锻炼了自己的思辨力、表达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至爱
2022年2月20日上午,朱依雯、王欣彤和汪佑熙提着纸袋、抱着纸箱、背着环保包准时在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至爱》慈善公益实践基地)集合。她们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文具,要捐献给云南山区的小伙伴。
恰逢央视7套(CCTV7)的记者来上海专访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小记者们还将他们对张老师的敬佩之情,以及他们挑选捐赠书籍、文具等的小心意向央视的大记者们进行了讲述。王欣彤手写了情真意切的信及卡片,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以表达上海的小朋友对云南小伙伴的情谊。五一期间,央视7套播放了《老兵你好》节目,张志勇老师那感人至深的大爱之心在小记者们的内心深深扎根。
接力
2021年12月中旬,《至爱》杂志第二次面向全市招募至爱小记者。我校四(5)班的颜君儒同学从300余人中脱颖而出,参加了网上面试,最终获得了2022年至爱小记者资格。
疫情居家期间,颜君儒已经参加了两次至爱小记者的线上学习活动,收获颇多。
至爱小记者,向善好少年。期待更多亮眼睛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加入宣传慈善公益的活动中,传播正能量,让慈善公益成为从小养成的习惯,让慈善精神薪火相传,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少年的力量。
附小记者感言:
张志勇老师和他的团队倾尽所有,援助云南山区的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党员和军人的高尚品格,令我感到敬佩不已。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老人、妇女、孩子、病患者、残疾人……他们有的不能自理或不能养家糊口,可能需要社会的帮助。身为一名至爱小记者,我虽然不能像志愿者们那样全心全意去帮助他们,但我也能为慈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我想:心中有爱,宣传慈善,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责任。我要用我的爱心感染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蓝天之下充满至爱!
五(7)班 王欣彤
参加“退伍军人——张志勇”慈善活动,我被张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打动了。他为了云南的小朋友们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让我感到钦佩不已。他的奉献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直到现在,他跟别人提起这件事也只是轻描淡写,殊不知他的风轻云淡背后付出的是多少难以言说的艰辛与努力。为了云南的孩子们,他倾其所有,默默付出,只为让那些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快乐成长。我也应该向张老师学习,在生活中助人为乐,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带来快乐与信心。慈善只有起点,爱心没有终点!
五(7)班 朱依雯
- 上一篇:人大附中暨联合总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至爱小记者,向善好少年——SVKS亮眼睛记者团番外篇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至爱小记者,向善好少年——SVKS亮眼睛记者团番外篇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9371.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