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的区别,一位身处教育行业10年的妈妈讲述
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的区别是什么?最近,小编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身处教育行业10年的妈妈,历经公办、民办、双语、中外籍孩子混班、海外高中等各类学校,甚至在协和古北、平和以及UWC(印度)等IB名校各刷了一圈之后,帮助找到孩子自身定位的故事。
小编在看了文章之后深有感触,今天,我想将这位妈妈的择校故事分享出来,并将我自身的一些感悟以及择校经验一并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在未来的择校中少走弯路!
体制内VS体制外,谁才是未来时代发展中的教育“主旋律”?
我们暂且叫这名同学为C同学,从幼儿园到高中期间,他其实并没有一次性选择好学校的类型,而是不断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在体制内教育与国际教育之间来回试探,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所在!
学生转轨历程:
公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
民办小学
公办小学
体制内初中
国际学校
协和古北
平和
UWC印度
01 幼儿园阶段
在幼儿园时期,C妈妈最开始为孩子选择了家门口的公办学校,但由于幼儿园老师的“恐吓式”教学方式,使得C妈妈果断将C同学转入了民办幼儿园之中。
02 小学阶段
顺利升入民办小学之后,由于各种原因,C同学再次转回到了公办小学,尽管小学阶段相对顺利,但期间也还是遇见了不少问题,比如:大班教学、教学理念保守、反复抄错题的“无效惩罚”等等……
不过在C妈妈看来:“孩子愿意去上学,那学校多半就是适合孩子的,接受环境的不完美并学会和其共处,也意味着他能很快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与自己共处。”因此,C同学坚持在公办小学内完成了阶段性学习。
03 初高中阶段
而到了高年级之后,C妈妈发现体制内的缺陷开始明显暴露:评估和选拔学生的底层逻辑的简单一元化越发固化学生对于确定性结果、或者说唯一标准答案的追求,而未来的社会充满不确定性,限制孩子的思维对他们来说有弊无益。
于是,C妈妈在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估之后,决定转轨到国际教育!
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C同学的经历也为正在择校众多的家长敲了警钟:你的孩子究竟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传统教育VS国际教育
传统教育:成长大楼下的“坚实地基”
普遍来说,传统教育大多是在公办学校中完成,这些学校创办时间相对较长,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也积累了不少经历得起考验的教学经验;
在师资方面,公办学校的师资流动性更小,秉承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这些教师更能够融入集体,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
尽管传统教育更偏向于“填鸭式”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其学术基础更为扎实,知识储备量更为丰富,这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明显优势所在。
国际教育:成为时代引领者的“突破口”
体制内教育重视单科教学、知识记忆和浅层理解,在启发孩子的学术兴趣探索、自我个性潜能认知、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都存在缺失。而国际教育恰恰相反,他们更重视知识在实践方面的应用,侧重于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非让他们被动接受!
只有具备应变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中立足,而国际教育所培养的,正在于此!这也是很多家长追求国际教育的重要原因!
当然,你的孩子是否适合转轨?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学校?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进行定夺。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适合大环境的突然转变,这一点,家长一定要谨慎考量!
比如C妈妈在为孩子进行转轨之前,就综合评估了孩子内在热情、尝试和犯错的勇气、思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语言等一系列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C妈妈果断选择了IB课程,这就使得她在后续的择校中,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IB学校的选择上,有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了解每一所IB校的优劣势!
借此机会,小编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如果能在择校路上尽早进行规划,明确国家方向、专业方向、课程方向,提前深入国际教育领域,针对性地去了解各大学校特质,那么你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协和古北VS平和VS印度UWC
不同类型的IB校也有属于TA们自己的色彩斑斓
在决定转轨之后,C同学一共经历了三所IB学校:古北—平和—印度UWC。
01 协和古北
C妈妈首先的是协和古北,专业的教学团队及优质的生源使得这里具有非常纯粹的英语浸润环境,这正是C同学当下所最为需要的。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顺利通过协和古北升9的考试,不过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过渡,C同学主动留在了8年级。
在这里,他学吉他、进校队、当队长,带领校队训练和打比赛,半个学期下来,C同学已经在学校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02 平和
在学术与能力均处于班级前列之后,C同学不满足于当前现状,而是寻求突破,来到了学术竞争性更大、老师尤为负责、实践活动非常多元化的平和。
03 印度UWC
无论是C同学还是C妈妈,他们都认为平还和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只是以中国学生为主的集体无论是从校园文化上还是从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上都会有所欠缺,于是,向往更国际化环境的、爱冒险的小陈又将目标锁定在了UWC身上。
在UWC的生活,是更人文更生活化的,但C同学也表示,TA并不适合所有人。你要有足够强的学术能力作为支撑,并且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享受孤独,享受挑战!
或许在普家庭看来,IB学校都比较相似,但从C同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IB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个体差异化。所以并不是我们决定选择了IB课程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全方面对比各大IB学校的特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C同学并没有选择AP/A-Level课程,但作为国际教育圈的两大主流课程,其热度并不比IB课程低,这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的孩子究竟适合什么类型的国际课程?
IB课程:“全能型人才”的最优选
IB对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的要求贯穿在所有学科里,它所谓的难主要体现在综合难度上。像IBDP设有6大学科组加三大核心项目,这就要求孩子需要文理均衡,尽量做到不偏科。当然IB也提供单科项目,偏科的学生可以获得单科的资格证书,但中国学生很少拿单科文凭,一些不适应的孩子也会转读其他课程体系。
此外,在我们采访过的IB学校中,发现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上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这里的综合性并不仅仅指学术方面,还有思维能力方面。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从而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潜能,甚至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如果你的孩子文理兼修,热爱实践活动,又具有敢于冒险、突破的精神,那么你的孩子是适合IB课程的。
A-Level课程:大多中国孩子的申请“捷径”
A-Level是英国高中课程,也提供全文凭课程。不过英国的大学偏专才教育,他们更为重视学生在某一专项领域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A-Level开设的科目更为多元化,高达70门课程,但是英国所有大学包括牛津、剑桥都只需要 3 到 4门课程的成绩,并且它数学可以选修两门,至于文学、经济、历史、宗教等这些对英文要求高的课程基本可以全部回避,这对于大多数理强文弱的中国学生来说,优势很大!
在考试模式上,A-Level由剑桥大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全球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它的标准化、固定化的特点也让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很容易胜出。
如果你的孩子有偏科的问题,尤其是在理科成绩较为突出,而文科存在劣势的情况下,还是非常适合选择A-Level进行扬长避短的。
AP+美高课程:美本申请“助推器”
AP不是一门单独的体系,而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其初衷是把一部分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课程放到高中阶段,供优秀学生选修,因此在美国,AP成为优秀高中生的标签。AP单科难度性较大,美国名校尤其是最顶尖名校的招生官往往喜欢通过申请生的AP成绩来评判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性探索。
AP常与美高课程常常一起出现,美高课程非常多元,设置了不同学科组,同一个学科有更多层级的课程可以选,为此很多美高学校会打造“一人一课表”的个性化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能很强、学习节奏较快,且具有较为明确的申美目标,可以尝试AP课程,AP成绩还可以转换为大学的学分,帮助学生更快毕业!
我们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三大课程对比图,三大课程如何选?一图区分,清晰明了!
支持&同行&决策,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回顾C同学与C妈妈的择校路,有两点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却反而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0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为孩子不喜欢老师“恐吓式”教育方式,C妈妈果断将孩子从公办幼儿园转入民办幼儿园;初中择校时,定校原因竟然是因为学校操场很大,适合孩子踢球;高中连转三所IB学校,也是因为孩子想要尝试未知且新鲜的领域……
在C同学的整个择校路上,C妈妈看似始终在为孩子做决定,但实际上,她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成为孩子有力的“支持者”,尽可能给予他更加愉悦的成长环境。
02 做好充分的择校准备
从体制内教育转轨到国际教育,C妈妈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准备。一方面,C同学从6年级暑期开始就开始参加海外微留学和夏令营,深知海外课堂真实情况,了解体制内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不论是择校还是选课,C妈妈都在决定前充分了解其优劣势,并进行仔细衡量,提前进行结果预判!
并非是C同学刚好踏在了适合他的路上,而是他的每一步都在迈出之前都已经想好了“落脚点”!
小编从事国际教育行业以来,见到了太多“留学小白”甚至是“教育小白”,他们对择校完全没概念,甚至对孩子的叛逆毫无应对之策。作为看过无数正反案例的教育者来说,小编也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高效择校”?
亲子关系OR择校准备
亲子关系:“引导者”≠“决策者”
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当孩子不能理解你所认为的“为他们好”时,那么你的行为很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成长,难免会操之过急、做决定时也非常武断,但发生在我们身边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想要把孩子培养好,良好的心态和充分的尊重必不可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家长的夙愿,但龙凤总归是少数,我们要坦然接受孩子的平凡,悉心留意他们的闪光点,并从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入手,进行针对性培养!当孩子有强烈的意愿想要去做某一件事情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行动背后的目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再与其分析利弊,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此外,家长也要学会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拓展视野、开放思维,与孩子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这也是让孩子愿意对你敞开心扉的一条捷径!
择校准备:永远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想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可是我现在并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很多家长总认为:把孩子放进培训班,咨询一些择校专家再对比所学校就ok了!事实上,想要让孩子真正进入一所适合他们的学校,简单粗暴地“靠别人”多数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长在择校中到底应该做什么?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们的学术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擅长领域、目标志向等等;
最好能明确孩子想要去的国家或想要发展的方向,一旦目标明确,后续的择校会避免掉很多弯路;
家长还需要对当地主流学校进行大致了解,一旦确定目标后,就能快速匹配适合孩子的院校,并从师资、背景、口碑、成绩、课程、理念等多方面对其学校进行充分了解,最终选出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这是一个长线的规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议家长可以多查阅一些择校类文章,留学一站通就写过很多篇关于择校的文章,哪些误区是大多家长常犯的?择校时重点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快速高效了解留学重点知识等等……此外,参加各校开放日以及一些择校类活动讲座也是大家获取各校信息的良好途径。
- 上一篇:2022级交中IB课程中心新生线上综合素养调研活动报名通知!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的区别,一位身处教育行业10年的妈妈讲述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的区别,一位身处教育行业10年的妈妈讲述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9051.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