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的第一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
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报名北大的《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这门课是出于我对神经科学和生物的强烈兴趣。这门课是关于学习记忆的大脑基础、学习和记忆的形成过程、不同脑区的作用、结构及功能连接的变化、细胞和分子基础、相关脑疾病等内容。课程开始前,我是有期待的,没有预料到的是本科难度的课程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老师首先讲的是一些神经科学里很前沿的成果。虽然知识点广泛而细碎,但是认真看完文献之后,我还在庆幸自己正好在建设一个神经科学社区,也许可以从这些知识点中找到不错的角度,再撰写一些文章。可惜,当老师讲到详细解剖学,开始涉及海马体的区域时,我跟不上了。
课程
PPT每一页都是一篇论文,老师按照论文的逻辑把该篇论文所研究的相对应的细胞或者脑区的功能给我们讲解。对我而言,每一页都有较多的细节需要我查询。这样就导致当老师已经讲到了下一页PPT和论文时,我还停留在上一页。到最后,我索性直接听着老师讲,先一股脑儿记下来,然后从弯弯绕绕、像猫挠过的毛线球似的笔记里去慢慢理解和理顺条理。每到这时候,我总是很羡慕坐在我前面几位“巨佬”,他们不需要记太多笔记;很多东西他们都学过,只需要串串逻辑,复习一遍即可。
这位老师逻辑清晰,知识渊博。无论有什么问题,他都能引用相对应的知识点和论文或者根据自己在实验室的亲身经历侃侃而谈。我上课从来没有觉得无聊过,因为他每次提出的一些新成果和已经有证据支撑的假说都很有意思。打个比方,上课在讲神经探针怎么帮我们理解不同脑区非常精细的活动程度区别时,老师就讲了来自UCLA团队利用传统半导体微加工流程,制备的一种可植入生物传感器。老师还展示了第一次用晶体管在小鼠脑子里捕捉血清素的释放和再摄取过程,四英寸的硅片上承载150根神经探针!
Adapted from Kesner, Raymond & Martinez, J.L.. (2007).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老师所在实验室里就有,而且“不算贵”)。再举个例子,在讲不同社交环境下小鼠海马体CA2放电情况的时候,老师会把图放到屏幕上给我们讲。先是研究者研究CA2的空间编码信息和CA1的空间编码信息对比,发现相比较下CA2编码的信息很少。研究者就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看不同的环境信息,发现与陌生小鼠社交的时候,CA2的放电频率远高于与熟悉小鼠社交时的放电频率。因为CA1做不到这一点,研究者就继续看CA2在社交记忆障碍里的作用,用突变鼠来做实验。结果小鼠的CA2细胞变得和CA1细胞很像,也失去了分辨陌生和熟悉小鼠的能力。如果抑制TREK-1的活性,是否可以使CA2的表型恢复原状呢?在给突变鼠注射TREK-1(一种kp2通道)的拮抗剂之后,突变小鼠的CA2放电频率又回归了比较正常的水平。换而言之,小鼠的社交能力又回来了,能够分辨陌生和熟悉小鼠。
这一整个研究,老师不但让我们了解了CA2的一些功能,还连带讲了机器学习和基因编辑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这种跨物理、生物、化学、心理学学科的详细讲解给我带来了对于记忆和学习生理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困境与曙光
对于我这样一名高中生来说在学习如此深入的知识时,不免有很多的问题。我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在老师看来也许都是浅薄且缺乏背景知识的,但老师每次还是不厌其烦解答以及教导。每次走出教室,都会觉得今天学到很多干货。
但是,有时我也在思考,这些知识在我当下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打个比方,知道“海马体CA2区域有的社交和时间记忆功能”这个知识点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似乎也没有。我在上完第一节课后,看到同学们参加的其他北大课程,这些课程综合了很多学科,还与高中课内的知识有所联系(详情参考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选了一个知识面窄且难度大到信心可能被打击的课?我一直投入在生物和相关学科,会不会抹去了我其他的可能?那段时间的我情绪有些低落。
不过两周前,因为听不懂同班大学生们的讨论而沮丧的我走出教室在路上碰到老师,不禁向老师问道:“是不是一定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那样缜密的逻辑和充足的知识……”老师回了一句:“你还早着呢。”
其实,我话没说完,就已经自己悟了。
想要吃透任何东西,靠的就是投入时间的思考和反复练习带来的大脑改变——也许是分子上的,也许是结构上的。这些改变是过程性的,其中必定会有枯燥、纠缠的时候。我从高一到现在专注于生物方向,也许并不是因为我的死脑筋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学科里,而是我找到了自己的视角,能通过学习生物来拓宽我对于身边事物的认知和习惯复杂思考的能力。我总是认为事情都很复杂,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问题总是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我想在大学里学生物,然后去选择更多不同领域的课程,用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问题,带来尽可能最优,考虑最周全的答案。
未来方向
我大概还是会朝着这条通向更深、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研究道路走下去。在学校内,我选择了唐老师(同时也是我亲爱的Mentor)的Life Science and Research Industry课程,做基因工程菌降解环境塑料的独立研究项目(IRP)。也许在接下来几周里,因为老师那句“你还早着呢”,我会带着更低的Arousal程度(低Arousal水平会带来复杂项目中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Passion去做高密度的实验和数据收集。
- 上一篇: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青春跃动,云上相约多彩活动 !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我在北大的第一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 】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myzp@foxmail.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我在北大的第一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 〗链接地址:https://guojixiao.com/z/18287.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